(文:庄晶媛)初春的松花江畔,冰雪消融、万物复苏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却铤而走险,利用电鱼、炸鱼等手段实施非法捕捞,严重破坏水域生态平衡。为守护绿水青山,哈尔滨市公安局以零容忍态度,联合多部门打响打击非法电鱼攻坚战,以“水陆空”立体巡查、科技赋能精准执法、全民共治长效监管等创新举措,织密生态防护网,让非法捕捞无处遁形。
部门联动 合力执法出重拳
非法捕捞隐蔽性强、流动性大,单靠一方力量难以根治。市公安局联合农业农村、水务、生态环境、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专项执法专班,建立信息互通、线索联查、案件共办的协同作战机制。行动中,各部门分工明确:公安部门联合渔政执法开展昼夜巡查;水务部门实时提供水文监测数据,锁定可疑区域;生态环境部门评估电鱼对生态的损害,为执法提供科学依据;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渔具店、农贸市场,切断非法渔具流通链条。多部门“攥指成拳”,形成“发现—查处—整治—预防”的全链条闭环管理,让违法者“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”。
科技助力 织密立体防护网
“以往靠人力巡查,有些隐蔽河段难以覆盖,现在有了无人机和智能监控,违法行为一览无余!”一名参与行动的民警感叹道。针对非法捕捞活动规律,市公安局创新发挥智慧警务优势手段,构建“水陆空”立体化巡防体系:空中,无人机对复杂水域进行高空巡航,实时回传高清画面;水上,执法船艇配备智能摄像头,对重点河段24小时动态监测;陆地,民警与网格员组成巡逻队,通过“车巡+步巡”开展高频次排查。同时,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各部门信息,精准锁定夜间作案、流窜作案的违法分子。科技手段的加持,真正实现了“打早打小、露头就打”。
全民参与 警民共护母亲河
“电鱼害人害己,咱可不能为了一点小利损害子孙后代收益!”在沿江村屯的普法宣讲会上,村民老张的话引发共鸣,守护水域生态离不开群众的支持。行动中,民警深入社区、村屯,通过发放手册、播放案例视频、开办“流动普法课堂”等形式,向群众讲解非法捕捞的危害和法律后果,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。同时,还发动村干部、志愿者、“冰城红警”等群防群治力量,组建“护河队”,鼓励群众举报线索,并对提供有价值线索者给予奖励,形成“人人监督、人人参与”的共治格局。
长效严打 源头切断违法链
非法捕捞整治绝非一阵风,市公安局坚持打击与预防双管齐下。一方面,保持严管高压态势,对查获的非法电鱼工具一律收缴,对涉案人员依法顶格处理,并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,形成强大震慑;另一方面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“清源行动”,严查销售禁用渔具的商铺,从源头切断违法供应链。此外,依托“河湖警长制”,将重点水域分段划责,由属地警长牵头开展常态化巡查,确保整治成效“不反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