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班室凌晨的灯光映照着哈尔滨市公安局呼兰分局腰堡派出所,也照见了步履匆匆的代理所长陈垚。9年的光阴里,他将辖区的每条街巷走成了掌心纹路,也用服务群众的点滴将警徽在心中反复擦亮。无论是不顾安危的火场救援,还是对困难群众的无私帮助,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最朴素的坚守——“既然头顶警徽,就要将责任种在泥土里”。
严寒抱薪者
服务群众暖民心
一年深冬,陈垚接到辖区居民报警称,一位老人居住在废弃房屋内,疑似需要帮助。刚下过暴雪的冰城气温骤降、滴水成冰,情况危急、刻不容缓。陈垚立即带领民警赶往现场,只见一位老人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,风雪顺着破碎的窗户飞进屋内,可他全身上下只披着一块破毡布御寒。
见到民警,老人挣扎着起身道:“我马上走,我马上走……”陈垚却在他面前蹲下说道:“走啥呀?跟我们走,我们给你安排地方住!这屋这么冷,哪能住人呀!”他安抚老人的情绪,将其带回派出所,给他端来热水,并找来棉衣御寒。经询问,陈垚得知,老人家住白奎镇,没有亲人,独自在呼兰务工,由于极端天气阻断公路,无法回家,为避寒只好躲在废弃房屋过夜。了解情况后,陈垚自费为其在旅店订了房间,让其安心休息,随后又联系当地村支书,次日用警车将其安全送回了家。
面对老人不住地感谢,陈垚笑着回答:“谢啥?帮扶救助群众是我们警察的责任!”
为困难群众拾薪抱柴,陈垚点燃的“篝火”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着群众的心。
火场逆行者
舍己为人保安全
今年初,陈垚在执行任务时发现,一栋居民楼内出现大量浓烟,他立即警觉起来,挨家挨户敲门排查,终于确认了起火房间。
此时,满室浓烟如黑蛇般窜出,无法观察具体火势,陈垚来不及多想,迅速冲进屋内将屋主救出,并切断可能造成二次危害的电源和燃气阀门,接着迅速拨打了消防救援和急救电话,又为脚部受伤的屋主简单包扎伤口后,他立即折返带领警力紧急疏散楼内的100余户200余名居民。
消防救援部门很快赶到现场,将火灾扑灭。由于陈垚处置及时,除房主脚部受伤外,现场并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,但陈垚却因多次冲进火场开展救援工作,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,头晕目眩、呼吸困难、嘴唇发紫,但他仍坚持到救援结束,确认现场无任何火灾隐患后,才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。
“我的对讲机在哪儿?先暂时替我把勤务工作安排好,我很快就回来……”被抬上救护车的陈垚,靠着残存的意识反复叮嘱同事,随后便不省人事了。
经医治,陈垚中毒状况有所缓解,他放心不下任务,匆匆返回工作岗位。忙碌的工作让他的症状再次加重,可他紧咬牙关,直至任务结束才返回医院接受后续治疗。
“这是我的职责所在,任何一名警察在这种情况下都会不顾危险冲上去。”生死攸关的抉择,被陈垚说得轻描淡写,他心中没有个人安危,只想着群众的安全。
初心践行者
脚踏实地做警务
身为派出所代理所长,连续加班昼夜颠倒是工作常态。而基层工作总是一环连着一环,不是因为民警不想家,而是因为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事从来都离不开人。连续值班20多天,调解群众纠纷、处理突发事件、协调所内任务,人来人往的派出所分外嘈杂,他的身影却格外坚定。
整天忙工作,家里的事儿顾不上,连跟孩子说说话的时间都没有,对家人的亏欠让陈垚心里充满愧疚,但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,只能耐心地向家人解释:“作为派出所所长,我必须要坚守岗位,保障大家的安全。等忙完这一阵儿,我一定好好陪你们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人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,妻子成了处理家里大事小情的“顶梁柱”,孩子也会在作文里骄傲地写道,“我的爸爸是警察,他很忙,总是不在家。但我知道他是在保护很多人,我为他感到骄傲”。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人民警察背后的支撑力,在陈垚的带领下,派出所民警辅警干劲十足。
陈垚在基层工作的辛勤付出和突出贡献,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。他如同一面飘扬在一线的鲜红旗帜,用坚守与担当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,用行动书写着“枝叶总关情”的为民答卷。